开车如下棋:有的人走一步看一步,甚至走一步还看不到半步,棋下得被动,玩得别扭;有的人在每走一步的同时能看出几步,棋下得从容,也玩得洒脱。
这种良好的预见性,即敏锐的观察力加敏捷的判断力,有人原来就习惯成自然,稍加练习后便能进人良好的状态。有的人则先天不足,只能靠有意识的来加以培养。
要把车开好,良好的预见性是至关重要的。为什么在使用相同的车型与行驶相同的道路时,有的人会开得大气、舒展;有的人又会开得别扭、畏缩?在本节的讨论当中,就是要找到相关的答案。
前方不安定,切记莫靠近
在人车混杂的老公路、一级、二级公路上,异常情况之多不用说,在非常规范、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,也没准会有什么不测发生。
行车上路,遇到什么都是正常的,你用不着费脑筋去思索它们的出现是否合乎逻辑。重要的是它既然出现、既然发生,那你只能立即着手去迅速地保护好自己。
所以我们在开车时,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,又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,一旦发现前方有异常情况,马上就能做出反应。
有些开车的人,一经发现路上有什么异常情况,如对方占线、对方弯道超车、临时占道、道路故障等等,只要是看到有“不按游戏规则出牌”的情况发生,他(她)首先是去判断这是怎样的不合情理。
如同经过他(她)的一番逻辑判断,这些意想不到之事便会随之消失。但在路上,就算你占有千万条理,一旦车损人伤,哪怕对方负全责,加倍补偿,那又有什么用?
行车上路,我们只求平安无事,什么意外都不要发生。于是在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异常情况,立即减速回避,保持足够的距离迅速观察,能走就走,不能走就立即掉头“开溜”。
会下棋的人懂得当进则进,当退则退;而开车人必须懂得当避则避,当溜则溜。前方不安定,切记莫靠近!
见到异物,多多留心
行车上路,在路面上一旦发现有异物时,必须迅速避让,在避让不开的情况下,应该立即减速或停车,观察清楚这异物是什么后,再从容处理。
有时别看一个小小的异物,如果处理不当,它足以让你大祸临头,甚至车毁人亡。
那么路面上的哪些东西算是异物呢?应该说除了正常的路面本身之外,任何其他形式的东西,如砂、石、砖、水、油、泥、坑、木块、铁件等等,都是路面异物。
因为路面异物的种类繁多,我们难以一一罗列,只能就其大类介绍其危害所在。
特别要高度注意道路上的隐形杀手:水、油、泥、砂!
①水:在行驶当中,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,我们最怕的就是路滑,所以在下雨时,我们走行起来是小心翼冀,步步为营。
可是在晴天,没有大面积的水浸路面,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小面积湘湿区域,也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如果你正在紧急制动,在转弯处、在偏坡上碰上小面积过水,同样会使你不知所措,害得你横祸加身。
这种小面积过水让你防不胜防,那么你怎样发现它呢?晴天行车时,只要见到路面上颜色发黑,十之八九有可能是水。
②油:那么在路面上又哪来的油脂类的东西呢?一是随货物抛洒而来,二是一些故障车辆在修理时污染了路面。这种被污染的路面,在长途跋涉中,经常可遇到。
路面上的油,特别是车用的润滑油,比起水来就厉害和恐怖得多了,车胎碰上它,犹如滑冰一般。
如果谁在转弯处事先未察觉而一旦碰上,就会在未反应过来之前,稀里糊涂地给“报销”了!
③泥、砂:路面上一旦出现泥砂,也将是同样恐怖的事,因为它就像千万颗微型轴承,使你滑得不知所措。尤其是在车速较快、转弯和必须制动时碰到了泥砂,其危险程度难以想象。
泥砂的来源可就太多了:建筑工地运土;修路残留;积在路上的灰尘遇水……
所以行车上路,尤其是长途跋涉,没有哪一分钟是可以掉以轻心的!随时随地应睁大你的眼睛,盯住这类可怕的隐形杀手。
④充分注意四两拨千斤的路面硬物。除了上面讨论的水、油、泥这类隐形的“软刀子”外,路面上还有许多不起眼的“硬刀子”,它们坑害起人来,另有可怕之处。
我们在行驶当中,一旦出现破胎.那么车子将要发生异变。尤其是速度较快时,若发生在前轮,车辆将难以控制,遭遇一场横祸将在所难免。
而这类可怕事件的制造者,却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石块、砖瓦、玻璃、零件、金属碎片之类的路面硬物。不要看我们的车胎平时“气壮如牛”,可一旦碰到了这些东西,其破损之快、抵卸能力之差让人难以想象。
而在一定车速与一定道路情况下的破胎意味着车辆的倾倒、跑偏、颠覆。
除了轮胎破碎而使车身产生大的倾斜而导致事故外,行车中若遭遇意外的颠簸,或者再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侧滑,那么弄不好就会出点事,尤其是在速度较快时。
骑过摩托车的人都知道,车速达到一定程度后,前轮随便辗到个螺栓什么的,一点点颠簸之下车身就完全失控,从而引发事故。
汽车虽然多了两个轮子,对于辗上个螺栓的颠簸也许倒不在话下,但如果同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侧滑,又是在弯道上,那么照样会发生事故。
所以开车时无论见到什么异物都不要辗,除非是你真想去“以身试法”。无论你的车有多么好,你的运气又有多么好,还是那句老话:在道路之上,我们付不起任何的代价。
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,我们将配合删除,反馈邮箱:34200611@qq.com。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!